各社工服务机构及相关单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精细化,行业对专业化实践指导的需求愈发迫切。为系统梳理老年服务领域的创新成果、沉淀可复制的实践经验、搭建行业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院共同发起《老年人服务创新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编撰项目。现正式启动服务案例与共创者的征集工作,诚邀各界力量参与,共同打造一部兼具实践性、指导性与公益性的行业“工具书”。
一、项目背景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2.8亿,老年群体在养老照护、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持续增长。然而,老年服务领域存在“实践经验分散、标准化程度低、创新模式推广难”等问题,亟需一本能整合全国优秀案例、提炼方法论、提供实用工具的指南,助力行业提质增效。
指南以“立足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创新”为宗旨,聚焦老年服务全链条(含需求评估、服务设计、项目执行、效果监测、可持续运营等),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一线从业者等提供“可借鉴、可操作、可推广”的实践参考。
二、内容框架
围绕全书的定位与宗旨,本书内容拟分为以下四个主要部分:开篇总论、典型服务场景案例精选、老年人服务标准与规范、未来展望。
开篇总论部分将系统阐述老年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总体趋势与核心挑战,为读者奠定宏观认知基础。典型服务场景案例精选篇依据服务类型包括社区养老、居家照护、健康促进、认知障碍照护、精神文化服务及适老化改造等,遴选并解析全国范围内的优秀实践案例。老年人服务标准与规范篇则提供一系列实用工具,如需求评估量表、服务计划书模板、监测评估指标体系、政策汇编及行业资源链接等。未来展望篇着眼于老年服务与新兴领域的融合路径,重点探讨智慧养老、公益慈善及社区治理等多维度的发展趋势与创新可能性。
三、案例征集
1.案例征集范围
全国范围内由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实施的老年服务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社区养老服务(如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助浴服务等);
居家养老照护(如上门护理、紧急救援、生活辅助等);
健康管理与促进(如慢性病管理、康复指导、健康讲座等);
认知障碍照护(如早期筛查、日间照护、家庭支持等);
精神文化服务(如老年学堂、兴趣社团、心理疏导等);
适老化改造与辅助器具服务;
其他创新型老年服务(如“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智慧养老应用等)。
2.征集原则
案例真实性与代表性:严格筛选全国范围内“成效显著、模式创新、可复制性强”的项目,涵盖不同地区、不同服务类型,兼顾政府主导、社会组织运营、政企合作等多元模式。
方法论系统性与实操性:基于案例提炼“从0到1”的项目落地逻辑,避免理论空谈,突出“步骤化、指标化”指导(如“如何用3个月完成一个社区老年食堂的筹备”)。
工具包实用性与便捷性:所有工具均经一线实践验证,附使用说明,支持线上下载更新,满足不同场景需求(如小型机构可直接套用简易版预算模板)。
示范性:案例已实现预期目标,在解决服务对象问题、提升老年人服务工作水平、创新社区老年人关爱服务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对同类服务具有借鉴和示范意义。
原创首发性:参加本次活动的案例须为作者原创且首发,不接受在其他媒体或相关期刊已正式发表的案例。
3.案例申报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17:00前。
4.案例申报材料
(1)案例申报表(见附件1,含项目名称、实施单位、负责人及联系方式、服务对象、实施时间、核心内容等);
(2)案例文章(3000-5000字):包括项目背景(需求痛点)、设计思路、实施步骤(含关键节点、资源投入)、创新点、成效数据(附图表更佳)、经验总结与反思;
(3)辅助材料:项目照片(5-10张,体现服务场景)、媒体报道链接等。
(4)无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内容真实合法,不涉及涉密信息,申报主体对案例拥有完整知识产权。
四、指南共创者征集
1.征集共创者类型及职责
学者专家:
职责:参与指南框架设计、理论指导;评审案例及章节内容,提出专业修改意见;撰写总论或专题文章(如“老年服务政策演进与未来方向”)。
要求:从事老年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相关领域研究,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熟悉老年服务行业,有相关著作或研究成果者优先。
实务工作者:
职责:分享一线项目经验,参与案例撰写或修改;提供实操性建议(如“工具包如何更贴合社区小型机构需求”);协助验证方法论的可行性。
要求:从事老年服务一线工作≥5年,现任社会组织、企业等机构负责人或核心骨干;有成功运营的代表性项目,熟悉项目全流程管理。
编委会成员:
职责:参与书籍的整体策划、进度把控;审议重要内容及争议问题;推动书籍的推广与落地。
要求:在老年服务领域有较高影响力(如行业协会负责人、资深专家、标杆机构创始人等);能保证一定时间投入,积极参与编委会工作。
2.申报材料
(1)个人简历(含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主要成果/项目经验、联系方式);
(2)相关证明材料(如学历证书、职称证书、代表作品、项目获奖证书等);
(3)简述参与意愿及能贡献的具体方向(500字以内)。
(注:编委会招募长期开放,后期加入者可参与内容修订及推广阶段工作。)
五、参与回报
1.案例入选主体
通过前期筛选,入选的案例会以正式通知给到申报主体。入选案例将全文或节选收录于指南,标注申报主体名称,获官方署名致谢,并获赠首批印刷的纸质版指南1册。
优先推荐参与“暖夕公益伙伴网络”(由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搭建的全国老年服务资源合作平台),对接资金、技术、媒体等资源。
受邀参加指南发布会及行业论坛,作为优秀案例代表分享经验,提升机构知名度。
2.指南共创者
学者专家、实务工作者、编委会成员:在指南“编委会及致谢”部分署名,获赠纸质版1册;优先参与行业高端研讨活动,与全国同行深度交流。
编委会成员:担任主编/副主编/编委(按贡献度确定),在封面及版权页署名;
参与指南成果转化(如培训课程开发),作为核心讲师参与推广;纳入联合发起单位“专家资源库”,优先承接相关研究或咨询项目。
五、报名方式
1.案例申报
请将申报材料(含案例申报表、案例文本、辅助材料)打包发送至邮箱:jcetgzdw@163.com,邮件标题注明“【案例征集】+项目名称+申报主体”。
2.共创者申报
请将个人简历、证明材料及参与意愿说明打包发送至上述邮箱,邮件标题注明“【指南共创者】+姓名+申报类型(如学者专家/编委会成员)”。
六、其他说明
申报主体提交申报资料视为知晓并同意将项目简介资料授权我院编撰书籍使用。
所有申报材料恕不退还,主办方对入选案例及内容拥有编辑、修改、出版、推广的权利,作者拥有署名权。
主办方将严格保密申报材料中的非公开信息,未经申报单位/个人同意,不对外泄露。
本通知最终解释权归联合发起单位所有,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扫码即可下载附件
1.老年人服务优秀案例申报表
2.案例文章撰写指引及要求
七、咨询方式
联系电话:0755-25592399(王老师)
工作日9:00-12:00、14:00-18:00
老龄化时代,每一份实践经验都值得被看见,每一次创新探索都应被传递。期待与您携手,让《老年人服务创新实践指南》成为照亮行业前行的“答案之书”,共同为中国老年服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